你有被身邊人勸過不要買國產車嗎?如果有的話,其實一點都不稀奇,因為很多人都覺得,國產車開個兩三年,各種小毛病都出來了。
這句話要是放在20年前,邦首小編可能還會跟著點頭附和,那時候我們的乘用車制造生產還處于初級模仿、探索的階段,裝配工藝和制造水平都很一般,國產車企能自己獨立造車一臺家用車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
但時至今日,國產汽車已經今非昔比,像吉利、比亞迪、長城、奇瑞這些,生產汽車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而且質量也更加讓人信賴。
比如奇瑞,在90年代初期,蕪湖市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汽車產業時,他們與一汽集團合作成立了一汽揚子汽車底盤廠,但是由于銷量不佳,一汽集團后來退出了。
但是蕪湖人并沒有氣餒,反而機智的挖來了一汽的一個車間主任,尹同躍(現任奇瑞董事長),從此開始了奇瑞漫長的造車史。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現在的奇瑞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制造的能力,完全實現了三大件的自主生產。
要知道,中國只有兩個可以生產CVT變速箱的工廠,一個是與德國博世、日本Jetco齊名的邦奇動力,另外一個就是奇瑞精機。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吉利,大家都還記得那個喊出“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兩排沙發”的李書福吧,當年這句話確實雷倒了一大片汽車人,不過也從側面印證了當時中國造車思想的落后。
但是現在再看看李書福和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乘用車,成為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的*大股東,坐擁世界先進的造車平臺,實現汽車制造的自主研發更不在話下。
當然還有像比亞迪、長城這樣的車企,他們的進步我們也都有目共睹,客觀的說,國產車的水平的確已經不同往日了。
但是冷靜思考之后,我們也得認識到這并不意味著國產車可以和世界主流品牌平起平坐了,和那些***品牌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的,比如某些中低端車型的組裝品控、三大件的技術研發水平等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技不如人,這些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不過還是有人動不動就說國產車開兩三年就都是毛病的話,建議你走出自己的世界出來看看,外面的風景真的很精彩,國產車有它的優勢,而像大眾、本田、奔馳、寶馬、奧迪這樣的大品牌,投訴問題照樣一大摞。